促性腺激素β抑制剂是一类化合物,主要通过干扰促性腺激素β亚基的产生或活性来发挥作用。促性腺激素是糖蛋白激素,例如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在调节生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激素由两个亚基组成:α和β链。α亚基在几种不同的激素中很常见,而β亚基则具有独特性,赋予生物特异性。通过抑制β亚基,这些化合物可有效降低促性腺激素的功能,从而影响生殖功能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这些抑制剂可在促性腺激素合成或释放过程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从而影响β亚基的转录、翻译或翻译后修饰。促性腺激素β抑制剂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通常很复杂,涉及与调控蛋白和信号传导通路的相互作用,从而控制基因表达或蛋白质组装。一些抑制剂可能通过在受体位点竞争结合发挥作用,阻止促性腺激素与其受体正常相互作用,而另一些抑制剂可能改变β亚基的稳定性或转运,导致激素功效下降。促性腺激素β抑制剂的结构分析通常会揭示多种功能基团,这些基团有助于它们与关键生物靶标相互作用。这些抑制剂可以表现出多种特异性,要么选择性地靶向某些促性腺激素,要么对多种含β亚基的激素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因此,β亚基抑制的下游效应会影响依赖于这些激素的许多生理途径。
产品名称 | CAS # | 产品编号 | 数量 | 价格 | 应用 | 排名 |
---|---|---|---|---|---|---|
Ketoconazole | 65277-42-1 | sc-200496 sc-200496A | 50 mg 500 mg | ¥699.00 ¥2933.00 | 21 | |
酮康唑通过抑制细胞色素 P450 酶抑制肾上腺和性腺类固醇生成,导致睾酮(促性腺激素 β 合成的驱动力)减少。 | ||||||
Clomiphene Citrate | 50-41-9 | sc-205636 sc-205636A | 1 g 5 g | ¥925.00 ¥1952.00 | 1 | |
枸橼酸氯米芬可阻断雌激素受体,尤其是下丘脑的雌激素受体,从而减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促性腺激素β的产生。 | ||||||
Letrozole | 112809-51-5 | sc-204791 sc-204791A | 25 mg 50 mg | ¥959.00 ¥1625.00 | 5 | |
来曲唑能强烈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从而大幅减少雌激素的生物合成,进而减少雌激素介导的促性腺激素β的释放。 | ||||||
Danazol | 17230-88-5 | sc-203021 sc-203021A | 100 mg 250 mg | ¥1015.00 ¥2629.00 | 3 | |
达那唑通过其雄激素和孕激素活性减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这可能导致促性腺激素β的合成减少。 | ||||||
Spironolactone | 52-01-7 | sc-204294 | 50 mg | ¥1207.00 | 3 | |
螺内酯通过其抗雄激素作用,可降低睾酮水平,从而间接导致促性腺激素β合成减少。 | ||||||
Finasteride | 98319-26-7 | sc-203954 | 50 mg | ¥1162.00 | 3 | |
非那雄胺对 5α 还原酶的抑制会导致双氢睾酮水平下降,从而减少促性腺激素 β 表达所需的荷尔蒙刺激。 | ||||||
Dutasteride | 164656-23-9 | sc-207600 | 10 mg | ¥1884.00 | 2 | |
度他雄胺对 5α 还原酶的两种同工酶都有抑制作用,导致双氢睾酮的下降幅度更大,从而下调促性腺激素 β。 | ||||||
Diethylstilbestrol | 56-53-1 | sc-204720 sc-204720A sc-204720B sc-204720C sc-204720D | 1 g 5 g 25 g 50 g 100 g | ¥790.00 ¥3170.00 ¥6047.00 ¥12139.00 ¥24166.00 | 3 | |
己烯雌酚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形成负反馈回路,导致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减少,从而下调促性腺激素β。 | ||||||
Abiraterone | 154229-19-3 | sc-460288 | 10 mg | ¥3114.00 | ||
阿比特龙会选择性地抑制 CYP17A1(一种对雄激素生物合成至关重要的酶),导致雄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减少促性腺激素 β 的合成。 | ||||||
Mifepristone | 84371-65-3 | sc-203134 | 100 mg | ¥677.00 | 17 | |
米非司酮可阻断孕酮受体,改变控制促性腺激素释放的激素信号,从而可能导致促性腺激素 β 表达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