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结合蛋白的膜联蛋白家族由至少10个哺乳动物基因组成,其特征在于保守的核心结构域,其以钙依赖性方式结合磷脂,以及独特的氨基末端区域,其可能赋予结合特异性。膜联蛋白与各种生物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一种假设,即前者参与细胞运输过程,如内吞作用、外排作用和细胞粘附。膜联蛋白I,也称为钙磷脂蛋白II、脂质皮质素I、染色结合蛋白-9、p35或磷脂酶A2抑制蛋白,已被认为是一种由糖皮质激素产生的抗炎反应的介质,并作为cPLA2的抑制剂,cPLA2是一种有效的炎症介质。膜联蛋白I在翻译后被蛋白激酶C(PK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LTRPC7磷酸化。
仅限研究使用。不适用于诊断和治疗用途。
Alexa Fluor® 是Molecular Probes Inc., OR., USA的商标
LI-COR®和 Odyssey® 是LI-COR Biosciences的注册商标
p-Annexin I 抗体 (86.Tyr 21) 参考文献:
- 从大鼠肝线粒体中纯化、鉴定和磷酸化附件蛋白 I。 | Yoshii, K., et al. 2000. Acta Med Okayama. 54: 57-65. PMID: 10806526
- 气道上皮细胞中附件蛋白 I 的组氨酸磷酸化。 | Muimo, R., et al. 2000. J Biol Chem. 275: 36632-6. PMID: 10956639
- 脐带附着蛋白 Icp37 的鉴定和表征。洞察吞并素 I 磷酸化位点的进化。 | Haigler, HT., et al. 1992. J Biol Chem. 267: 19123-9. PMID: 1388165
- 通过磷酸化调节附件蛋白 I 的嗜铬细胞颗粒聚集活性。 | Wang, W. and Creutz, CE. 1992. Biochemistry. 31: 9934-9. PMID: 1390776
- TRPM7 通道激酶对附件素 I 的磷酸化作用。 | Dorovkov, MV. and Ryazanov, AG. 2004. J Biol Chem. 279: 50643-6. PMID: 15485879
- 血管紧张素 II 对肾小球系膜细胞中附件蛋白 I 的酪氨酸磷酸化的持续影响。 | Salles, JP., et al. 1993. J Biol Chem. 268: 12805-11. PMID: 7685351
- 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处理过程中,Annexin I 在多囊体中被磷酸化。 | Futter, CE., et al. 1993. J Cell Biol. 120: 77-83. PMID: 8093248
- 与脂质体聚集相关的附件蛋白 I N 端结构域构象的变化会因 Ser-27 到 Glu 的突变(模拟磷酸化)而受到影响。 | Porte, F., et al. 1996. Biochim Biophys Acta. 1293: 177-84. PMID: 8620027
- 人嗜中性粒细胞在氨溶酶的刺激下将附件素 I 易位到质膜和吞噬体:在吞噬体功能中可能发挥作用。 | Kaufman, M., et al. 1996. Biochem J. 316 (Pt 1): 35-42. PMID: 8645229
- 生长激素诱导大鼠骨肉瘤细胞中的附件蛋白 I 发生酪氨酸磷酸化。 | Salles, JP., et al. 1996. Endocrinology. 137: 4358-62. PMID: 8828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