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pol ζ抑制剂包括一系列不同的化合物,它们与细胞通路相连接,可调节DNA聚合酶zeta(pol ζ)的活性。由于这些抑制剂对 pol ζ 的影响具有间接性,因此它们的作用机制并不统一。不过,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都能影响细胞内的 DNA 合成和修复过程。蚜虫畏、羟基脲和 5-氟尿嘧啶等抑制剂主要通过破坏核苷酸池或模拟核苷酸发挥作用,从而在 DNA 复制和转座合成过程中对包括 pol ζ 在内的 DNA 聚合酶的保真度和功能提出挑战。例如,蚜虫霉素会阻碍对正常 DNA 合成至关重要的 DNA 聚合酶 α 和 δ,进而影响 pol ζ 在复制压力下绕过病变的作用。
其他化合物(如依托泊苷、喜树碱和顺铂)通过诱导 DNA 损伤发挥作用,这会提高对 pol ζ 的转座子合成活性的需求,因为这种酶专门从事跨损伤 DNA 的复制。尤其是顺铂,它会产生 DNA 交联,使复制叉停滞,从而需要招募转座子合成聚合酶来解决这些障碍。在 DNA 损伤反应方面,奥拉帕利、米林和 VE-821 等抑制剂通过抑制 PARP、Mre11-Rad50-Nbs1 复合物和 ATR 激酶等酶来破坏细胞修复机制。这种破坏会间接地使 pol ζ 参与,以绕过这些被抑制的途径通常会解决的不断累积的 DNA 损伤。N-乙基马来酰亚胺和 UCN-01 等化合物通过共价修饰关键残基或广泛靶向发出 DNA 修复和合成信号的蛋白激酶来改变酶的活性,从而在这些情况下改变 pol ζ 的活性,从而发挥调节作用。
Items 21 to 11 of 11 total
展示:
产品名称 | CAS # | 产品编号 | 数量 | 价格 | 应用 | 排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