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病毒gpE1抗体(5D11)是一种IgG1小鼠单克隆风疹病毒gpE1抗体,可通过WB、IF和ELISA检测风疹病毒来源的E1糖蛋白。风疹病毒gpE1抗体(5D11)可作为非偶联抗风疹病毒gpE1抗体形式提供。风疹病毒引起风疹(也称为流行性玫瑰疹、德国麻疹、自由麻疹或三天麻疹)。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呼吸道传播,该疾病的症状通常很轻微,发作时不易察觉,导致诊断困难。风疹病毒含有三种主要结构多肽,即E1、E2和C。E2由三种密切相关的糖多肽组成,而E1和E2都经过糖基化并含有[3H]棕榈酸。在非还原条件下,E1以二硫键结合的二聚体(E1-E1)、二硫键结合的异二聚体(E1-E2)和单体形式(E1)存在。E2主要存在于异二聚体形式(E1-E2),C仅在非还原条件下以二聚体形式存在。E1的肽区(193至269)含有血凝素(HA)和病毒中和(VN)表位。
仅限研究使用。不适用于诊断和治疗用途。
Alexa Fluor® 是Molecular Probes Inc., OR., USA的商标
LI-COR®和 Odyssey® 是LI-COR Biosciences的注册商标
Rubella Virus gpE1 抗体 (5D11) 参考文献:
- 风疹病毒非结构蛋白酶锌结合活性的特征。 | Liu, X., et al. 2000. J Virol. 74: 5949-56. PMID: 10846076
- 风疹病毒 E1 疏水结构域的突变会削弱病毒的感染力,但不会影响病毒的组装。 | Qiu, Z., et al. 2000. J Virol. 74: 6637-42. PMID: 10864678
- 评估针对风疹病毒中和结构域的抗体,以确定免疫状态。 | Cordoba, P., et al. 2000. Clin Diagn Lab Immunol. 7: 964-6. PMID: 11063507
- 风疹病毒在高尔基复合体中的结构成熟。 | Risco, C., et al. 2003. Virology. 312: 261-9. PMID: 12919732
- 2004 年日本流行的风疹病毒包膜糖蛋白(E1)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Saitoh, M., et al. 2006. Microbiol Immunol. 50: 179-85. PMID: 16547415
- 风疹病毒外壳蛋白磷酸化事件分析:在早期复制事件中的作用。 | Law, LJ., et al. 2006. J Virol. 80: 6917-25. PMID: 16809297
- 二硫桥糖蛋白 E1 对风疹病毒致病活性的影响。 | Liu, XL., et al. 2009. Acta Virol. 53: 29-34. PMID: 19301948
- 鉴定患有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学龄儿童的血清学标志物。 | Hyde, TB., et al. 2015. J Infect Dis. 212: 57-66. PMID: 25362195
- 首次报告喀麦隆流行的风疹病毒的基因组特征。 | Obam Mekanda, FM., et al. 2019. J Med Virol. 91: 928-934. PMID: 30822356
- 风疹病毒的结构组织模型。 | Waxham, MN. and Wolinsky, JS. 1985. Rev Infect Dis. 7 Suppl 1: S133-9. PMID: 4001720
- 风疹病毒非结构蛋白的鉴定。 | Forng, RY. and Frey, TK. 1995. Virology. 206: 843-53. PMID: 7856097
- 风疹病毒基因组 5' 端部的序列变异:影响 5' 近端干环结构的变化。 | Johnstone, P., et al. 1996. Arch Virol. 141: 2471-7. PMID: 9526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