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published: 2025-9-6

021-6093-6350

SCBT Portrait Logo
Seach Input

Quinolactacin A

0.0(0)
寫評論提問

应用:
Quinolactacin A 是一种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 TNFα 和 AChE 抑制剂
分子量:
270.33
分子式:
C16H18N2O2
仅供科研使用。不可用于诊断或治疗。
* 参考分析证明 大量特定数据 (包括水 含量).

快捷链接

喹内酯 A 是一种属于喹诺酮类的化合物,其特点是核心喹啉结构与一个内酯基团相连。这种结构使喹内酯 A 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因此成为化学和生物化学各领域中一个引人入胜的研究课题。在研究中,喹内酯 A 主要用于调节细菌的法定人数感应机制。法定人数感应是一种重要的通信系统,细菌利用它来协调自己的行为,以应对种群密度。Quinolactacin A 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中感知自身诱导分子的受体相互作用来破坏这一交流途径。这种相互作用会阻止细菌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影响它们的集体行为,如毒力因子的产生和生物膜的形成。此外,喹内酯 A 还被用于研究其作为合成修饰支架的潜力。研究人员旨在改变其喹啉和内酯分子,以探索这些结构的变化如何影响生物活性和稳定性。


Quinolactacin A 参考文献

  1. 喹内酯 A, B 和 C:来自青霉菌 EPF-6 的新型喹诺酮化合物。I. 分类, 生产, 分离和生物特性。  |  Kakinuma, N., et al. 2000. J Antibiot (Tokyo). 53: 1247-51. PMID: 11213284
  2. 喹内酯 A, B 和 C:来自青霉菌 EPF-6 的新型喹诺酮化合物。II.理化性质和结构阐释。  |  Takahashi, S., et al. 2000. J Antibiot (Tokyo). 53: 1252-6. PMID: 11213285
  3. 喹内酯 A1 和 A2--来自柠檬青霉的新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  Kim, WG., et al. 2001. J Antibiot (Tokyo). 54: 831-5. PMID: 11776439
  4. 喹诺酮内酰胺 A(一种 TNF 生成抑制剂)的生物合成。  |  Sasaki, T., et al. 2006. J Antibiot (Tokyo). 59: 418-27. PMID: 17025018
  5. 真菌 4-喹诺酮天然产品的工程生物合成。  |  Liu, M., et al. 2020. Org Lett. 22: 6637-6641. PMID: 32806159
  6. 海洋真菌中黑曲霉 laeA 的异源表达会引发次生代谢物合成基因的上调。  |  Khan, I., et al. 2020. Mar Drugs. 18: PMID: 33352941
  7. 泰国奶牛饲料中次生代谢物的共存性和毒理学相关性。  |  Awapak, D., et al. 2021. Food Addit Contam Part A Chem Anal Control Expo Risk Assess. 38: 1013-1027. PMID: 33861173
  8. 源自海洋的青霉 ENP701 的喹内酯-H 的全合成及生物活性。  |  Zhu, JX., et al. 2020. RSC Adv. 10: 24251-24254. PMID: 35516178
  9. 不同储存条件对杏仁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  Rodrigues, P., et al. 2023. J Food Sci. 88: 848-859. PMID: 36633227
  10. 快速合成(+)-喹内酯 A2。  |  Park and Su-Jin, et al. 2004. Tetrahedron letters. 45.48: 8793-8795.

订购信息

产品名称产品编号规格价格数量收藏夹

Quinolactacin A, 1 mg

sc-396540
1 mg
RMB2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