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卡因酰胺,通常也被称为Pronestyl、Procanbid或Procan,属于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它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予患者,用于治疗心脏的心律失常问题。具体来说,普罗卡因酰胺通过阻断开放的钠离子通道来发挥作用,从而延长心脏的动作电位时相,并导致心脏电信号的传导速度减慢。普罗卡因酰胺的活性代谢产物是N-乙酰普罗卡因酰胺,其效力比普罗卡因酰胺更强,并且主要通过肾脏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然而,使用普罗卡因酰胺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副作用,包括肌痛、皮疹以及超敏反应(例如粒细胞减少和发热)。在某些情况下,普罗卡因酰胺还可能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自身细胞成分的抗体,这有可能引发类似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免疫反应。
仅限研究使用。不适用于诊断和治疗用途。
Alexa Fluor® 是Molecular Probes Inc., OR., USA的商标
LI-COR®和 Odyssey® 是LI-COR Biosciences的注册商标
N-acetylprocainamide 抗体 (902) 参考文献:
- N-乙酰普鲁卡因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 Elson, J., et al. 1975. Clin Pharmacol Ther. 17: 134-40. PMID: 1122675
- K+ 通道在 N-乙酰丙卡胺诱导的牛气管平滑肌松弛中的作用 | Nakahara, T., et al. 2001. Eur J Pharmacol. 415: 73-8. PMID: 11245854
- N-乙酰普鲁卡因胺的药代动力学。 | Atkinson, AJ. and Ruo, TI. 1986. Angiology. 37: 959-67. PMID: 2433970
- N-乙酰普鲁卡因胺对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 Somberg, J., et al. 1986. Angiology. 37: 972-81. PMID: 2433972
- N-乙酰普鲁卡因胺是普鲁卡因胺的一种不太有效的T细胞自反应诱导剂。 | Richardson, B., et al. 1988. Arthritis Rheum. 31: 995-9. PMID: 2457378
- 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普鲁卡因胺及其代谢物N-乙酰普鲁卡因胺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有机阳离子转运体底物,采用PBPK建模方法对大鼠进行研究。 | Balla, A., et al. 2021. Pharmaceutics. 13: PMID: 34452094
- 普鲁卡因胺和N-乙酰普鲁卡因胺治疗患者的去乙基N-乙酰普鲁卡因胺血浆浓度。 | Ruo, TI., et al. 1981. Ther Drug Monit. 3: 231-7. PMID: 6172888
- 普鲁卡因胺和N-乙酰普鲁卡因胺在大鼠体内的定量分布。 | Schneck, DW., et al. 1978. J Pharmacol Exp Ther. 204: 219-25. PMID: 619132
- I 类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 普鲁卡因胺和 N-乙酰普鲁卡因胺, 地氯吡胺。 | Roden, DM. and Woosley, RL. 1983. Pharmacol Ther. 23: 179-91. PMID: 6199801
- 对羟基苯甲酸抑制普鲁卡因胺的N-乙酰化作用和N-乙酰普鲁卡因胺的肾清除作用。 | Tisdale, JE., et al. 1995. J Clin Pharmacol. 35: 902-10. PMID: 878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