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肽原是一种由KNG1基因表达的644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并分泌到血液中。由于选择性剪接事件的发生,存在几种激肽原蛋白衍生物,包括激肽原LC(轻链)和激肽原HC(重链),它们都是由激肽原前体产生的,并在整个细胞中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激肽原HC在血液凝固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确保前激肽释放酶和因子XI(两者都参与血液凝固)适当定位以与因子XII相互作用。此外,激肽原HC释放一种较小的活性蛋白,称为缓激肽,它在平滑肌收缩、低血压诱导、血糖水平调节、伤害感受器刺激和整个细胞中的炎症反应的总体调节中发挥作用。与参与血液凝固的激肽原HC相比,激肽原LC主要与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关,并且还作为半胱氨酸蛋白酶的强抑制剂发挥作用。
仅限研究使用。不适用于诊断和治疗用途。
Alexa Fluor® 是Molecular Probes Inc., OR., USA的商标
LI-COR®和 Odyssey® 是LI-COR Biosciences的注册商标
Kininogen HC 抗体 (1.B.708) 参考文献:
- 血小板糖蛋白Ib:一种与高分子量激肽原重链结合的锌依赖性结合蛋白。 | Joseph, K., et al. 1999. Mol Med. 5: 555-63. PMID: 10501658
- 通过前激肽原重链暴露的H-激肽原结合位点进行绘图。 | Herwald, H., et al. 1992. Agents Actions Suppl. 38 (Pt 1): 225-32. PMID: 1466274
- 天然存在的人体抗体,针对FXI/FXIa重链中的两个不同功能域。 | De La Cadena, RA., et al. 1988. Blood. 72: 1748-54. PMID: 2460161
- 人钙蛋白酶I和II与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激肽原及其重链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机制和二价阳离子的作用。 | Ishiguro, H., et al. 1987. Biochemistry. 26: 2863-70. PMID: 3038169
- 一种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机制,C1抑制剂正常:因子XII重链的抑制调节作用。 | Ivanov, I., et al. 2019. Blood. 133: 1152-1163. PMID: 30591525
- 人体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激肽原的重链结合钙离子。 | Higashiyama, S., et al. 1987. Biochemistry. 26: 7450-8. PMID: 3427086
- 人高分子量激肽原作为硫醇蛋白酶抑制剂:天然形式重链具有完全抑制能力。 | Higashiyama, S., et al. 1986. Biochemistry. 25: 1669-75. PMID: 3635411
- 具有人血浆激肽原重链特征的异质抗原的分离和免疫特性。 | Kärkkäinen, T., et al. 1982. Mol Immunol. 19: 179-89. PMID: 7043244
- 血浆激肽酶结合位点在血浆激肽酶上的定位,以识别高分子量激肽原的重链的苹果1和苹果4域。 | Page, JD., et al. 1994. Arch Biochem Biophys. 314: 159-64. PMID: 7944388
- 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被高分子量激肽原重链第3域的七肽Leu271-Ala277抑制。 | Kunapuli, SP., et al. 1996. J Biol Chem. 271: 11228-35. PMID: 862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