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脱氢酶的化学抑制剂采用各种机制来阻碍该酶催化醛化合物氧化的能力。双硫仑的作用原理是不可逆地与酶的铜离子结合(铜离子是酶催化活性的关键成分),从而阻止醛氧化成酸的过程。同样,氰胺通过与活性位点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硫代氨基甲酰基加合物,阻碍醛底物的催化,从而阻碍醛脱氢酶。黄连素会代谢成 1-氨基环丙醇,然后与酶的 NAD+辅助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加合物,有效地阻断活性位点。这种阻断作用阻止了醛的氧化,基本上使酶的功能失活。
Daidzin 具有选择性抑制模式,通过直接与醛脱氢酶 2 的活性位点结合,靶向作用于该酶,从而阻止醇类物质向醛类物质的代谢。水合氯醛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与活性位点结合的化合物,或改变酶活性所必需的半胱氨酸残基。苯甲醛是一种竞争性抑制剂,它模仿天然底物的结构,占据活性位点,阻止酶处理其他醛类。4-Diethylaminobenzaldehyde 与活性位点赖氨酸残基形成希夫碱,阻碍了醛底物的正常催化活性。高浓度的乙醛会使醛脱氢酶饱和,从而限制其有效代谢其他底物的能力。呋喃唑酮和甲基乙二醛会分别干扰酶的 NAD+辅助因子或活性位点残基,破坏与醛底物的正常相互作用,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奥美拉唑和戈西泊尔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该酶;前者通过与半胱氨酸残基形成二硫键使醛脱氢酶失活,而后者则与 NAD+ 结合位点结合,阻碍辅助因子的再生和随后的醛氧化。
関連項目
产品名称 | CAS # | 产品编号 | 数量 | 价格 | 应用 | 排名 |
---|---|---|---|---|---|---|
Disulfiram | 97-77-8 | sc-205654 sc-205654A | 50 g 100 g | ¥587.00 ¥982.00 | 7 | |
二硫仑通过不可逆地结合酶的铜离子来抑制醛脱氢酶,而铜离子对于其催化活性至关重要。这种结合会削弱酶将醛氧化为酸的能力,从而抑制其功能。 | ||||||
Cyanamide | 420-04-2 | sc-239592 sc-239592A | 5 g 25 g | ¥237.00 ¥869.00 | ||
氰氨通过与醛脱氢酶的活性位点相互作用而成为该酶的抑制剂,氰氨在活性位点代谢后与酶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硫代氨基甲酰基加合物。对活性位点的这种修饰阻止了醛底物的催化。 | ||||||
Daidzin | 552-66-9 | sc-202123 sc-202123A | 1 mg 5 mg | ¥801.00 ¥1512.00 | 1 | |
大豆苷通过结合到酶上并阻断其活性位点,从而选择性地抑制醛脱氢酶2,防止醇氧化为相应的醛。这种化合物对ALDH2同工酶具有特异性。 | ||||||
Trichloroacetaldehyde-13C2 | sc-474862 | 2.5 mg | ¥4287.00 | |||
水合氯醛被代谢为三氯乙酸和氯醛,它们可以通过结合醛脱氢酶的活性位点并可能改变对酶活性至关重要的半胱氨酸残基来抑制醛脱氢酶。这抑制了醛的氧化过程。 | ||||||
Furazolidone | 67-45-8 | sc-218546 sc-218546A | 10 g 100 g | ¥1004.00 ¥2933.00 | ||
呋喃唑酮通过与酶的辅酶NAD+形成复合物来抑制乙醛脱氢酶,阻止其与醛基底物的正常相互作用,从而抑制酶的活性。 | ||||||
Methylglyoxal solution | 78-98-8 | sc-250394 sc-250394A sc-250394B sc-250394C sc-250394D | 25 ml 100 ml 250 ml 500 ml 1 L | ¥1613.00 ¥4829.00 ¥5291.00 ¥8337.00 ¥15998.00 | 3 | |
甲基乙二醛通过与醛脱氢酶活性位点的精氨酸和赖氨酸残基相互作用,可能通过形成高级糖化终产物而成为醛脱氢酶的抑制剂。这会破坏活性位点构象,抑制催化活性。 | ||||||
Omeprazole | 73590-58-6 | sc-202265 | 50 mg | ¥745.00 | 4 | |
奥美拉唑是一种基于机制的失活剂,可抑制醛脱氢酶。它的亚砜代谢物会与酶的半胱氨酸残基发生反应,形成二硫键,使酶失活。 | ||||||
Gossypol | 303-45-7 | sc-200501 sc-200501A | 25 mg 100 mg | ¥1286.00 ¥2538.00 | 12 | |
棉酚通过与醛脱氢酶的 NAD+ 结合位点结合来抑制醛脱氢酶,而 NAD+ 结合位点对该酶的脱氢酶活性至关重要。这种相互作用阻碍了 NAD+ 的再生,而 NAD+ 是酶催化功能所必需的辅助因子,因此抑制了醛底物的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