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酮醇酶抑制剂由多种化合物组成,可直接或间接干扰磷酸戊糖途径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转酮醇酶的酶活性。氧基硫胺、脱氧硫胺和 6-氨基烟酰胺是直接抑制剂,它们与辅助因子焦磷酸硫胺(TPP)竞争结合到转酮醇酶上,破坏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分支,影响与核苷酸生物合成有关的细胞过程。阿脲、乌拉诺芬和对苯二酚等化合物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和改变细胞氧化还原状态来发挥抑制作用,从而间接破坏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分支。亚砷酸钠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和干扰氧化还原平衡,在砷诱导的氧化应激条件下影响与核苷酸生物合成有关的细胞过程,从而起到间接抑制作用。
钨酸盐和钼酸盐模拟 TPP 的结构,通过竞争其结合位点和破坏酶的活性直接抑制转酮醇酶。单宁酸和箭毒碱等化合物通过与酶结合并改变其结构来抑制转酮醇酶,干扰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分支,影响与核苷酸生物合成有关的细胞过程。槲皮素是一种间接抑制剂,可调节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并诱导氧化应激,从而干扰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分支。总之,这些化合物体现了转酮醇酶抑制剂所采用的多种策略,以干扰对核苷酸生物合成至关重要的细胞过程以及依赖于转酮醇酶功能的其他途径。
产品名称 | CAS # | 产品编号 | 数量 | 价格 | 应用 | 排名 |
---|---|---|---|---|---|---|
Oxythiamine chloride hydrochloride | 614-05-1 | sc-236265 sc-236265A sc-236265B | 1 g 5 g 25 g | ¥440.00 ¥1343.00 ¥4930.00 | 2 | |
氧化硫胺通过与其辅助因子焦磷酸硫胺(TPP)形成复合物来抑制转酮酶,从而阻断酶的活性。这种直接抑制作用会破坏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分支,从而可能影响与核苷酸生物合成有关的细胞过程以及其他依赖于转酮醇酶的途径。 | ||||||
6-Aminonicotinamide | 329-89-5 | sc-278446 sc-278446A | 1 g 5 g | ¥1726.00 ¥4400.00 | 3 | |
6- 氨基烟酰胺通过模仿辅助因子 TPP 的结构并竞争其结合位点来抑制转酮醇酶。这种直接抑制作用会破坏转酮醇酶的酶活性,影响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分支,并可能调节与核苷酸生物合成和其他转酮醇酶依赖途径有关的细胞过程。 | ||||||
Alloxan monohydrate | 2244-11-3 | sc-254940 | 10 g | ¥598.00 | ||
阿脲会诱导氧化应激,并通过破坏其辅助因子 TPP 来选择性地抑制转酮酶。这种直接抑制作用破坏了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分支,可能会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影响与核苷酸生物合成相关的细胞过程和其他依赖转酮醇酶的途径。 | ||||||
Auranofin | 34031-32-8 | sc-202476 sc-202476A sc-202476B | 25 mg 100 mg 2 g | ¥1692.00 ¥2369.00 ¥21425.00 | 39 | |
欧拉诺芬通过调节细胞氧化还原状态间接抑制转酮酶。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和改变细胞环境的能力,金雀花素可以破坏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分支,从而可能影响与核苷酸生物合成有关的细胞过程以及其他依赖于转酮醇酶的途径。 | ||||||
Hydroquinone | 123-31-9 | sc-204773 sc-204773A sc-204773B | 250 g 1 kg 5 kg | ¥406.00 ¥1027.00 ¥4423.00 | ||
氢醌通过干扰酶的氧化还原状态来抑制转酮酶。对苯二酚通过其氧化作用破坏了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分支,通过调节该酶的氧化还原敏感活性,可能会影响与核苷酸生物合成有关的细胞过程和其他依赖转酮醇酶的途径。 | ||||||
Sodium (meta)arsenite | 7784-46-5 | sc-250986 sc-250986A | 100 g 1 kg | ¥1196.00 ¥8631.00 | 3 | |
亚砷酸钠通过破坏细胞氧化还原平衡和诱导氧化应激抑制转酮醇酶。这种间接抑制破坏了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分支,在砷诱导的氧化应激条件下,可能会影响与核苷酸生物合成有关的细胞过程和其他依赖转酮醇酶的途径。 | ||||||
Gallotannin | 1401-55-4 | sc-202619 sc-202619A sc-202619B sc-202619C sc-202619D sc-202619E sc-202619F | 1 g 10 g 100 g 250 g 1 kg 2.5 kg 5 kg | ¥282.00 ¥406.00 ¥745.00 ¥857.00 ¥2584.00 ¥5923.00 ¥10876.00 | 12 | |
五倍子单宁通过与酶结合并破坏其结构来抑制转酮醇酶。这种直接抑制作用干扰了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分支,通过改变酶的结构完整性,可能会影响与核苷酸生物合成有关的细胞过程以及其他依赖转酮醇酶的途径。 | ||||||
Acriflavine | 8048-52-0 | sc-214489 sc-214489A | 25 g 100 g | ¥553.00 ¥1895.00 | 2 | |
乙酰利福平通过干扰反氪酶的辅助因子结合来抑制反氪酶。这种直接抑制作用破坏了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分支,通过阻止活性酶-因数复合物的形成,有可能影响与核苷酸生物合成有关的细胞过程以及其他依赖转酮醇酶的途径。 | ||||||
Quercetin | 117-39-5 | sc-206089 sc-206089A sc-206089E sc-206089C sc-206089D sc-206089B | 100 mg 500 mg 100 g 250 g 1 kg 25 g | ¥124.00 ¥192.00 ¥1218.00 ¥2764.00 ¥10357.00 ¥553.00 | 33 | |
槲皮素通过调节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和诱导氧化应激间接抑制转酮醇酶。通过其抗氧化特性,槲皮素可以破坏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分支,通过减轻对该酶的氧化作用,潜在地影响与核苷酸生物合成有关的细胞过程和其他依赖转酮醇酶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