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β型钠通道抑制剂(通常简称为Na+ CP IIIβ型抑制剂)是一类旨在调节电压门控钠通道(特别是IIIβ亚型)活性的化合物。这些电压门控钠通道对于神经元和心肌细胞等兴奋性细胞的动作电位传播至关重要。在这一抑制剂类别中,各种化学物质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其作用,主要作用于这些易兴奋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快速失活钠通道。Na+ CP IIIβ型抑制剂所采用的常见机制包括阻断钠通道。这些抑制剂通过与钠通道孔内的特定部位结合,从而阻止去极化过程中钠离子的涌入。这种阻断有效地阻止了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播,从而破坏了兴奋细胞的正常功能。河豚毒素和石房蛤毒素就是利用这种机制的典型抑制剂。它们通过与钠通道结合,阻碍钠离子移动并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相比之下,蝾螈毒素等化合物通过持续保持钠通道开放来发挥其作用。这会导致钠离子持续涌入,维持膜去极化并促进自发动作电位放电。总体而言,Na+ CP IIIβ型抑制剂是一类不同的化合物,其共同目的是干扰电压门控钠通道的功能,主要是IIIβ亚型。它们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包括通道阻滞和持续激活,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操纵易兴奋细胞的兴奋性,从而更好地理解细胞生理学以及在神经科学和心脏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尽管本文不讨论这些应用。
产品名称 | CAS # | 产品编号 | 数量 | 价格 | 应用 | 排名 |
---|---|---|---|---|---|---|
Batrachotoxin | 23509-16-2 | sc-201086 | 10 µg | ¥3215.00 | ||
保持钠通道开放,导致钠持续流入、细胞去极化和动作电位点燃。 | ||||||
Aconitine | 302-27-2 | sc-202441 sc-202441A sc-202441B sc-202441C sc-202441D | 25 mg 50 mg 100 mg 250 mg 500 mg | ¥3385.00 ¥5077.00 ¥7333.00 ¥14125.00 ¥23128.00 | ||
增强钠通道活化,导致钠过度流入,从而导致神经元过度兴奋。 | ||||||
Veratridine | 71-62-5 | sc-201075B sc-201075 sc-201075C sc-201075A | 5 mg 10 mg 25 mg 50 mg | ¥903.00 ¥1151.00 ¥2223.00 ¥4197.00 | 3 | |
延长钠通道激活时间,导致钠持续流入和膜去极化。 | ||||||
Lidocaine | 137-58-6 | sc-204056 sc-204056A | 50 mg 1 g | ¥564.00 ¥1444.00 | ||
通过结合钠通道的内孔来阻断钠通道,防止钠离子涌入和神经信号传播。 | ||||||
5,5-Diphenyl Hydantoin | 57-41-0 | sc-210385 | 5 g | ¥790.00 | ||
将钠通道稳定在非活动状态,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阻止癫痫发作。 | ||||||
Lamotrigine | 84057-84-1 | sc-201079 sc-201079A | 10 mg 50 mg | ¥1331.00 ¥5370.00 | 1 | |
延缓钠通道从失活中恢复,减少重复发射,控制癫痫活动。 | ||||||
Carbamazepine | 298-46-4 | sc-202518 sc-202518A | 1 g 5 g | ¥361.00 ¥790.00 | 5 | |
通过延长钠通道的失活时间来阻断钠通道,防止神经元过度放电和癫痫发作。 | ||||||
5,5-Diphenylhydantoin sodium salt | 630-93-3 | sc-214337 sc-214337A | 25 g 100 g | ¥632.00 ¥1444.00 | 2 | |
稳定钠通道,阻止神经元过度放电,常用作抗癫痫药。 |